第八章 公共财政管理 
第一节  公共财政管理概述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与特征 
公共财政的含义。它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是指仅为市场经济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二、公共财政管理的内容 
公共财政管理的定义。它是公共部门为保证公共财政职能的履行,而对财政收支所进行的决策、管理、监督等活动的总和。这一定义包含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公共财政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地位。 
第二节  公共预算管理 
一、公共预算的含义 
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公共预算的特点与分类。 
二、公共预算管理的基本模式 
五种基本模式。分项排列预算模式;规划一计划一预算模式;目标管理预算模式;零基预算模式;绩效预算模式。 
三、公共预算的过程 
编制、执行和决算三个阶段。 
预算编制的原则、依据、程序;预算执行的主要环节和任务;决算包括的四个阶段。 
第三节  公共收入管理 
一、税收管理 
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向经济单位、组织或个人强制、无偿地取得公共收入的一种方式。税收的特征。 
税收管理的要素:课税对象与税率;税负转嫁与税收归宿;税收种类。税收管理的核心。     
二、政府收费管理 
政府收费的含义。它是指政府提供特殊服务或规制某些经济行为而向相关主体收取的费用。政府收费的特点、形式。 
政府收费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三、公债管理 
公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凭借其信用举借的债务,是公共收入的又一重要形式。公债的三层含义及特点、种类。 
公债的作用和管理过程。 
第四节  公共支出管理 
一、购买性支出管理 
公共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的含义及包括的内容。 
二、政府采购管理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政府机构出于履行职责需要,以购买、租赁、委托或雇佣等方式获取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活动。政府采购的特点、原则、模式。 
三、转移性支出管理 
转移性支出管理分为社会保障支出管理、财政补贴管理和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 
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类别;财政补贴的方式;其他转移性支出管理的项目。 
第五节  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沿革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展变革的三个阶段。 
二、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尚未得到全社会足够重视,法律制度不健全等。 
三、转型期我国公共财政管理的完善 
完善公共预算管理;加强公共收入管理;改革现行公共支出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审计监督;健全公共财政管理法律制度;注重信息技术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运用。
第九章 公共组织的文化与伦理 
第一节 组织文化概述 
一、组织文化的含义 
组织文化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观体系,是特定价值、信念、情感、态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成员的行为。组织文化的四个基本特征。 
二、组织文化的类型与结构 
强文化和弱文化。组织文化的层次。 
三、行政文化的构成 
行政文化的关系构成;行政文化的发生性构成;行政文化的其他构成。 
四、组织文化的功能 
组织文化的一般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规范功能、辐射功能。行政文化的特殊功能:对内向性行政的作用;对外向性行政的作用。 
第二节 公共管理伦理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含义     
公共管理伦理是以“责、权、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公共管理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公共管理伦理与个人伦理的不同。 
库珀提出的伦理思考的方式。 
二、公共管理伦理的类型 
体制伦理、政策伦理、公务员职业伦理三种类型。三种类型构成行政伦理的有机统一体。 
三、公共责任 
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具体化。公共责任的客观责任和主观责任。公共责任的三个特征。 
四、公共责任的自律与他律 
内部控制即自律;外部控制即他律。国家公务员必须履行的义务。 
第三节  公共管理伦理建设 
一、公共管理伦理的选择取向 
公共管理伦理的选择原则——公正。交换公正;分配公正;程序公正与规划公正。行政责任冲突最常见的三种形式:权力冲突、角色冲突、利益冲突。 
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新发展。 
二、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途径 
加强行政伦理教育;强调行政伦理立法;发展公民社会对行政活动的干预和监督。 
三、合理有效的行政伦理体系的形成 
行政伦理的制度规范与行政伦理的理想信念的协调互补;确定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和行政伦理的理想追求;把行政伦理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