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MBA/MPA全国联考写作真题解析(一)
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误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证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等。)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既然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既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这一机制的制约而得到纠正。
再者,由于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利的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的平衡就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的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分析详解:
上述材料通过对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在企业中的运用的一系列分析,试图得出“只要有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企业一定能够成功”这一结论。但是,其论证过程存在诸多漏洞。
首先,即便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企业的经营也未必不会产生失误。所有的环节可控不意味着企业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如果企业经营成功主要依赖于正确的决策方向,那么材料的推理“企业的经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就不一定成立。
其次,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不一定能确保企业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也许还需要惩罚机制、淘汰机制的配合。况且,即使“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企业最终的经营效果也未必很好,比如,企业产品无法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企业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再次,权力的平衡未必是企业运营平衡的充分条件。因为企业在特定时期可能有需要集中力量发展的项目,此时权力越平衡,对于重点项目造成的制约可能就越大,从而造成企业经营决策方向的失误,影响企业的成功。
最后,“权力平衡”与“权力平等”是不同的概念,况且,即便平等观念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它还可能带来决策效率的降低。那么,即使企业内部和谐、稳定,企业经营的成功也很难保证。综上所述,论证者并没有提供充足的论据来证明企业有了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就一定能成功的结论。若想加强其结论,尚需提供更为有力的证明。
更多联考资料请登录www.aouee.com